实验室制氮机利用碳分子筛在压力下优先吸附氧气,从而分离出氮气,具有氮气纯度高、可靠性好、维护简便等优点。而膜分离技术则利用高分子膜对不同气体分子渗透速率的差异进行气体分离,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及维护费用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领域。

1、准备工作
(1)环境检查:选择一个通风良好、温度适宜且远离火源的位置放置该设备。确保周围没有易燃或腐蚀性物质。
(2)设备检查:在启动前,仔细检查设备外观是否有损坏,确认所有连接是否紧固无泄漏,并检查过滤器和冷干机等辅助设备的状态。
2、安装与连接
(1)电源连接:根据制造商提供的电压要求正确连接电源线。确保接地良好以防止静电积累。
(2)气体管路连接:使用适合的管道将压缩空气源接入进气口,并将氮气出口连接到目标应用设备或储罐。注意检查所有接口的密封性,避免漏气。
3、系统初始化
(1)预处理系统启动:如果制氮机配有前置过滤器和冷干机等预处理装置,应首先开启这些设备,确保进入制氮机的空气已经过净化处理。
(2)开机准备:打开主电源开关,让设备进行自检程序。此时,显示屏上会显示当前的工作状态及任何故障提示信息。
4、启动制氮过程
(1)逐步加压:缓慢打开压缩空气进气阀门,使系统压力逐渐上升至工作压力范围(通常为7-10bar)。避免突然高压冲击对膜分离组件造成损害。
(2)观察运行参数:密切关注显示屏上的各项运行参数,如氮气纯度、流量、压力等。根据需要调整相应的设置,确保达到所需的氮气品质。
5、监控与维护
(1)定期监控:在日常使用中,应定时检查氮气输出的质量(纯度)、流量以及系统的工作压力。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排查原因。
(2)清洁保养:按照推荐的时间间隔更换或清洗过滤器,保持系统的高效运行。对于长期使用的设备,还需定期检查内部组件的状态,必要时进行维护。
6、停机操作
(1)逐步减压:当不再需要氮气供应时,先关闭氮气出口阀门,然后逐步降低系统压力,直至释放。
(2)断电停机:关闭主电源开关,并切断外部电源连接,关闭压缩空气源及其他相关辅助设备。
正确使用实验室制氮机不仅可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能延长使用寿命并提高氮气的纯度和稳定性。遵循以上使用方法,定期维护和保养将有助于提高实验效率和保障实验室环境的安全。